常 见 单 晶 宝 石
 
 

第十三节 锆石

 

一、化学成发及分类
  ZrSiO4常含有U. Th放射性元素及其它微量元素,因放射性元素辐射作用使锆石发生蜕晶质变化,结晶程度降低,物理光学性质亦发生改变。
  按结晶程度将锆石分为高、中、低三种类型,低型锆石近于非晶态。

^TOP

二、晶系及结晶系性
  四方晶系,常见单形:四方柱、四方双锥、复四方双锥,可发育膝状双晶。

图3-13-1
晶体素描图

^TOP

三、物理及光学性质
  1. 颜色:常见为黄色、褐色、黄绿色,以及无色、绿色、红色等。无色,蓝色和金黄色常由热处理所致。

图3-13-2
图3-13-3
褐色锆石
绿色锆石

  2. 光泽和透明度:亚金刚光泽或强玻璃光泽,透明至半透明。
  3. 光性:一轴晶、正光性。
  4. 主要物理及光学参数:
   硬度Hm RI DR S.G
   高型锆石 7-7.5 1.90-2.01 0.059 4.6-4.8
   低型锆石 6 1.78-1.82 无或低 3.95-4.2
   中型锆石介于二者之间。
  5. 解理和断口:无解理,贝壳状断口
  6. 脆性:高,具纸蚀现象。

图3-13-4
锆石刻面棱破损具"纸蚀"现象

  7. 多色性:无-中等,大部分较弱,经热处理的蓝色锆石具强多色性(蓝色、棕黄或无色)。
  8. 吸收光谱:可具多条吸收线或吸收窄带。其中红区中内653.5nm、和659nm为诊断性吸收光谱。无色,蓝色仅此特征吸收线,黄、褐、绿色锆石多达40条谱线,红、橙色无特征吸收线。

图3-13-5
锆石的士典型的吸收光谱

  9. 色散:高,0.039
  10.发光性:紫外荧光变化范围广。因体色不同,可以表现为无荧光和不同强度的其它颜色荧光。
  11. 包裹体:各种固相矿物如磁铁矿、黄铁矿、磷灰石等。
   愈合裂隙:平直或角状色带。刻面棱双影线等。

图3-13-6
锆石双折率大,可见刻面棱双影线

^TOP

四、处理方式:
  热处理常用于改变锆石的颜色和类型,以改善质量。
      Δ
褐红色锆石------→无色、蓝色、金黄色
     还原气氛
  处理结果因热处理温度和不同产地的锆石而异。

^TOP

五、鉴定要点
  因锆石颜色丰富,外观可与多种颜色的透明至半透明宝石相混,如各种蓝宝石、金绿宝石、绿柱石、橄榄石、碧玺等。具鉴定要点有:
  a. 亚金刚光泽,高色散(火彩)特征。
  b. 非均质性,折射仪上负读数。
  c. 放大观察刻面棱双影线明显。
  d. 特征的吸收光谱。
  e. 比重液或密度测试。
  f. 可能出现的"低蚀"
 1.高型锆石
  (1) 完好的结晶形态:四方柱和四方双锥的聚形。
  (2)高硬度:H 7.5
  (3)高折射率:RI1.93-1.99,DR0.059 一轴(+)
  (4)高色散:0.039
  (1) 颜色:红色、褐色、黄色、绿色、紫色和无色,其中以无色、蓝色和红色为佳。
  (2) 典型光谱:红光区653.5nm和659nm吸收线,可从深色40条均匀分布于各个色区,其中653.5nm为诊断线,红色锆石无此吸收线。
  (7)发光性:长、短波紫外线下有不同黄色荧光,X-射线下发黄色荧光。
 2.中型锆石:因蜕晶质程度不同,所有性质介于高型和低型锆石之间,如折射率、双折射率、相对密度、硬度等,根据蜕晶质程度不同而有变化。它是高型锆石与低型锆石之间的过渡产物。
 3. 低型锆石:因含一些放射性元素,使得结构遭到严重破坏,晶体转为非晶质体,并将锆硅酸盐成分分解为氧化锆和二氧化硅的混合物。即ZrSiO4分解ZeO2+SiO2这些混合物基本上为非晶质体,由晶体转变成非晶质的过程,称为蜕晶质或非晶质化。蜕晶质后,大部分物理性质都发生改变,折射率、双折射率、硬度、密度值均下降,双折射率降低为0-0.008。

图3-13-7
暗绿色的低型锆石


  (1) 低型锆来源:主要指来自斯里兰卡和缅甸的滚圆卵石,其晶格已被破坏,无结晶外形。
  (2)颜色为绿色、褐色和橙色。
  (3)折射率1.78-1.84,单折射,光性特点主要为均质体。
  (4)相对密度:3.9-4.1。
  (5)硬度:6
  (6)内部常有多边形环带和条纹,有明亮的裂缝,称为角形包体。
  加热能促使蜕晶质锆石局部重结晶,并使密度增高,吸收光谱清晰。斯里兰卡的绿色锆石加热后颜色变浅,红褐色锆石加热后变为无色锆石。

^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