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
 | |||||
一、主要鉴别特征
  
  1. 组成矿物:青金石、蓝方石、方解石、黄铁矿等
   
|  | 
| 图4-4-1 | 
| 青金岩中的黄铁矿呈颗粒状分布 | 
2. 颜色品种:靛蓝色、深蓝色、紫蓝色
|  |  |  | 
| 图4-4-2 | 图4-4-3 | 图4-4-4 | 
| 靛蓝色青金岩 | 青金品种质纯色浓 | 金克浪品种含黄铁矿较多 | 
主要品种①青金:质纯色浓,无杂质无白斑,少量"金星"为青金岩中最佳品种。
   
    ② 金克浪:蓝色中含较多黄铁矿颗粒微晶,也有白石花掺入。
   
    ③催生:青金岩含量较少,蓝色呈点状,斑块状,与白色物质相混呈斑驳状,为青金岩中之下品。
  3.RI:约150
  4.SG:2.7-2.9
  5.紫外荧光:LW紫外光下发红褐色光,方解石发橙色光。
  6.滤色镜下:呈淡红-红褐色 
|  | 
| 图4-4-5 | 
| 青金岩的上蜡处理 | 
    目的:改进外观
   检测:有蜡层剥离的地方,凹陷处有蜡层堆积,用钢针可剔起蜡层。
  2.染色处理
   目的:用蓝色染料改变劣质青金岩的颜色外观。
   检测:用醮有丙桐的棉签擦试,可使棉签变蓝,如上过蜡,应去掉蜡层再擦试。
  3.粘合处理
   目的:将劣质青金岩粉碎后用塑料粘结。
   检测:用热针探测,热针触探样品不引人注意的部位时,会散发出塑料气味。
三、青金及其相似宝石材料的鉴别
 (一)青金石的鉴别 
  1.青金石 
  青金石以特有的颜色和矿物组合为主要鉴别特征。蓝色的青金石和白色方解石构成不规则的色斑状。黄色的黄铁矿颗粒分布于其中。深蓝色的致密块状青金岩在查尔斯滤色镜下呈红色。
  2.染色青金石 
  质量差的青金石以蓝色的苯胺腰染料染色以提高颜色效果,当染色深度不深时,具有明显的染色痕迹。如染过色的青金石可用醮有丙酮的棉签擦试,会使擦试的棉签变蓝色。
   3.胶结青金石
  某些劣质青金石被粉碎后用塑料粘结,当用热针触探样品不显眼的地方时会散发出塑料的气味。 
  4.合成青金石 
  "合成"青金岩颜色分布较为均匀,缺少大多数青金岩杂色分布的特点。"合成"青金石为细粒结构,如果有黄铁矿分布时,黄铁矿颗粒边沿一般都很平直,并且均匀地分布于整块宝石中。合成青金石相对密度2.45低于天然青金石相对密度2.70。合成青金石孔隙度高于天然青金岩,在静水称重时,在水中的视重经过15分钟后明显增加,天然青金石则属低孔隙度。查尔斯滤色镜下"合成"物不变红,天然青金石则变红色。 
|  |  | 
| 图4-4-6 | 图4-4-1 | 
| 合成青金岩为细粒结构 | 天然青金岩中的黄铁矿呈颗粒状分布 | 
(二)青金石与相似材料的区别
|  |  |  | 
| 图4-4-8-1 | 图4-4-9 | 图4-4-10  | 
| 天然青金岩  | 染色碧玉仿青金岩 | 方钠石中的白色物质 | 
| 青金 | 合成青金岩 | 方钠石 | "瑞士"青金岩 | 熔结合成尖晶石 | |
| 颜色分布 | 颜色分布不均匀大多数为染色 | 较均匀 | 蓝色中有白色物质分布 | 色分布不均匀可见条纹状斑块 | 均匀分布 | 
| 结构 | 致密块状、粒状结构 | 细粒结构 | 粗晶质结构 | 同心结构 | 粒状结构 | 
| 金属物质 |  黄铁矿 | 有时有黄铁矿 | 无 | 无 | 含细小金斑仿黄铁矿 | 
| 近似RI | 1.50 | 1.50 | 1.48 | 1.53 | 1.72 | 
| SG | 2.7-2.9 | <2.45 | 2.28 | 2.63 | 3.52 | 
| 查尔斯滤色镜 | 红褐 | 不变 | 红褐 | 不变  | 鲜红色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