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 机 宝 石
 
 

第一节 珍珠(Pearl)

鉴定特征
天然珍珠与养殖珍珠的区别
优化处理及鉴别
图6-1-1
图6-1-2
珍珠
珍珠

一、鉴定特征:
     1.化学成分:CaCO3 文石为主,少量方解石。C、H化合物,蛋白质,以极少量水。
     2.常见颜色:无色至浅黄色、粉红色、浅绿色、浅蓝色、黑色等。

图6-1-3
珍珠的各种颜色

    3.光泽:珍珠光泽,珍珠层越厚,光泽越强,贝珍珠表面具有火焰状结构,不具珍珠光泽

图6-1-4
图6-1-5
图6-1-5-1
珍珠光泽
贝珍珠
贝珍珠的火焰状结构

    4.折射率:1.49-1.68
    5. 放大检查:珍珠表面具有叠瓦状构造,内部,同心放射层状构造。

图6-1-6
珍珠表面的叠瓦状构造

     6.形态:珍珠具有各种形态,圆形、椭圆形、水滴形和异形

图6-1-7
图6-1-7-1
珍珠的各种形态
圆形珍珠
图6-1-7-2
图6-1-7-3
图6-1-7-4
稍圆形珍珠
变形珍珠
异形珍珠

    7.摩氏硬度:3.5-4 硬度低,耐磨性差。
    8.相对密度:海水珍珠2.61-2.85;淡水珍珠2.66-2.78很少超过2.74
    9.紫外荧光:天然珍珠:无荧光,仅有少数澳大利亚的淡水珍珠有荧光;
  养殖珍珠:有强的荧光,浅蓝、黄色、绿色、粉红色等。
    10.其它:X-射线照相、劳埃衍射显六方对称衍射图像;遇酸起泡;过热灼烧变成黄、褐色;表面触摸有砂感。

^TOP

二、天然珍珠与养殖珍珠的区别
    1.放大观察
    (1)表面特征
具有碳酸钙片状晶体互相重叠而构成的台阶状表面。
    (2)内部结构
    天然珍珠,文石小片的长轴方向呈放射状排列,构成同心结构。内部各层呈"暧色"色调,如浅黄色、浅褐色或黑色等,中心刺物为一小砂粒或寄生虫。
    无核养殖珍珠,形态各异,极少为圆形,中心刺激物为蚌的外套膜小片。
    有核养殖珍珠,贝壳珠核可能显示出条纹,外层包裹薄于2mm的珍珠质层,钻孔处可见白色贝壳珠核和珍珠质外层之间有界限。

图6-1-8
图6-1-9
图6-1-10
养殖珍珠的蚌
蚌中生长的珍珠
养殖珍珠的内部结构

    2.相对密度测试
    将消色好的三溴甲烷密度稀释至2.713时,天然珍珠80%上浮,有核养殖珍珠则90%以上下沉,这种方法对大批未穿孔的珍珠进行粗略检查十分有效。
    3.X-射线
    (1)发光
     天然珍珠不发荧光(除去淡水天然珍珠或某些澳大利亚海水珍珠发出浅黄色光外)。
     无核养殖珍珠发出强的荧光和磷光。
     有核养殖珍珠大多数采用淡水珠母,通常发出浅绿色荧光和磷光。
    (2)照相术
     在X光线照射下,天然珍珠、无核和有核养殖珍珠的同心结构有所不同。天然珍珠可显示为一完整由外向中心的同心圆线。无核养殖珍珠,也显示为一系列同心线条,但在中心部位出现一个不规则的中空部分。有核养殖珍珠,则在同心圆结构的核的部位出现围绕核部的一条强的线。

图6-1-12
图6-1-13
珍珠X-射线的照相
有核养殖珍珠

    (3)X射线衍射法
    天然珍珠无论从哪个方向透射、衍射的图案都具有六个点,因为碳酸钙的雏晶C晶轴呈放射状排列。
    无核养殖珍珠的衍射图案同天然珍珠。
    有核养殖珍珠,X-射线的透射方向不同,贝壳珠核的平行层状结构会导致不同的图案,沿大多数方向透射时,可获4个点的衍射图案,但X-射线从两个夹角互为90°的方向透射样品时,可获得6个点衍射图案。如果珍珠层很厚时,从任何方向照射均同天然珍珠。

图6-1-11
无核珍珠和有核珍珠的X射线衍射

     表5-1 天然珍珠与养殖珍珠的区别表

类型
鉴别方法
天然珍珠
养殖珍珠
经验法
质地细腻,透明度、光泽较养殖珍珠好,外形多不规则,直径较小。 形状多为圆形,个头较大,珠光不及天然珍珠强
密度差鉴别法
在密度为2.713g/cm3的重液中有80%的漂浮 在同样重液中有90%下沉
强光源下放大观察
结构均一,透明度好,有强烈晕彩与光环,表面有细小纹丝,质地细腻,表面光滑,珠层较厚。 可看到突出的珍珠母核的一些平行层灰白相间的条带,呈半透明的凝脂状外表,表面常有凹坑,质地松散,珠光不如天然珠强。
磁场反应法
在磁场中无旋转现象 当C轴与NS方向斜交时,发生转向,直到C轴与NS方向垂直
X射线衍射
劳埃图上出现六方图案的斑点,核小或无,珍珠层厚 出现四方图案的斑点,有珠核(大),珍珠层薄
X射线照相
可显示为一完整由外向中心的同心圆线 无核养殖珍珠,也显示为一系列同心线条,但在中心部位出现一个不规则的中空部分。有核养殖珍珠,则在同心圆结构的核的部位出现围绕核部的一条强的线
紫外线摄影法
阴影颜色较均匀一致 在核层与光线垂直情况下,产生深沉阴影部,仅周边颜色较浅
X荧光法
在X射线下不发荧光(海珠) 在X射线下发荧光(蓝紫色)
偏光镜观察
几乎全透光,明暗差小 透明层较白,明暗差较明显
光照透射法
看不到珠核、核层条带,无条纹效应 大多数呈现条纹效应,可以看到珠核、核层条带

^TOP

三、优化处理及鉴别
    常见的有染色处理,可染成黑色、粉红色等,以染黑珍珠为例,说明如何鉴别它们,见表5-2
    表5-2 天然黑珍珠及染色黑珍珠的区别

类型
鉴别方法
天然黑珍珠
染色黑珍珠
肉眼观察法
色非纯黑色,而是有轻微彩虹样的闪光的深蓝黑色,或带有青铜色调的黑色,用场碎布蘸5%的硝酸摩擦珍珠,白布不变黑 颜色纯黑色,颜色均一,光泽差,用碎布蘸5%的硝酸摩擦珍珠,有黑色污迹,不过对硝酸银染黑者无效,同时对腐蚀了壳基质的使它变成黑色的也无效
表面特征
较光滑 用银盐染色的珍珠,因珍珠层受到腐蚀,会产生细微的折皱不自然的斑点、裂隙,珠孔处有药品处理过的痕迹(放大镜或显微镜下观察)
观察粉末
打孔处粉末颜色为白色 打孔处粉末颜色为黑色
紫外荧光法
长波紫外线照射,发出粉红到明亮或黑红色荧光 长波紫外线照射,则显示惰性或只发灰白荧光,有少数不发荧光,只要不发浅红色荧光,就足以证明是假色的,而且发红色荧光的黑珍珠是养殖珠,则它必然是人工染色的,若近乎透明的表层有绿色棒状包体,无荧光,也是人工处理的
大小法
天然则一般较小,一般为4.5-7mm 颜色很黑的8mm或<8mm呈灰白色、绿色、蓝绿色调的黑珍珠常是人工处理的
交叉滤光镜下
显暗淡红光 无反应
X射线照相法
在珠母质、壳角蛋白和珠核之间有一明显的连接带 (由于银对X射线有蔽光性)在X射线照片上呈白色条纹
X射线荧光谱法
在能量散射X光荧光系统下,无染色的银盐的银的光谱 同样条件下,有染色的银盐的银的光谱
红外线照相法
用柯达红外线胶片照相,养殖黑珍珠呈现绿青色的像 染色黑珍珠呈现从青绿色到黄色的像

    其它的处理还有漂白、辐照、剥皮、上光等处理方式。

^TOP